首页新闻资讯温州原创评论辟谣短信视频智慧微阅房产汽车教育财经居家家电健康育儿旅游书画图片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宣传温州 > 资料 >正文
最美
专题
频道推荐
贵州“万企融合”走深走实|疫情倒逼实体经济运用大数据转型升级
来源:贵州日报 时间:2020-04-27 14:09:00 字体:

  疫情之下,贵州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提速,实体经济在以融合实现转型升级,挖掘数据红利和价值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作为其中的重要抓手,贵州通过“万企融合”加速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不断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极大地激发了数字经济的活力。

  贵州电网公司扶贫产业电杆厂成品堆放区。陈娟 摄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4月21日,记者在贵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加工中心看到,100多台智能设备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车间的另一侧,摆放着各类生产出来的高精尖产品,这些产品正等待着质检人员的“检阅”。之后,产品将装车发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以我们这样的生产规模,用传统生产模式大概需要400多名工人,经过智能化改造后,现在只需要100多名职工。”贵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李贵生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高精度数控设备研发、刀具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新兴股份制企业,产品涵盖高速钢刀具和钨钢刀具。

  大数据的生命力在于融合,企业是主体,真正的融合,是让大数据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新引擎。在疫情期间,大数据更是让企业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底气。作为融合的主要抓手,“万企融合”让更多企业逐渐走上人工减少,生产效率提升的“技术密集型”道路。

  “万企融合”的背后,是更高的产能、更有效的劳动。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从中受益匪浅。

  公司经理部部长彭绍波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雅光电子通过“大数据+智能制造”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升级,公司每小时产品产量提升了58%、良品率提升了33%、场地使用面积节约了46%、生产线人员配置(每班组)减少了6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尤其在复工复产后,得益于生产线的转型升级,人员较为稀疏的生产线,减轻了疫情防控的压力。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39.5,比2018年提升2.6。

  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的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2月初紧急复工生产配电设备驰援贵州省将军山医院。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谌思宇 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一种产业、一种理念,更是一个时代。

  3月12日,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总投资5.8亿元的“长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在贵阳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开工。

  项目作为智能化电气装备制造基地,将结合5G时代的物联网和贵州“智慧电网”需求,实现与贵州大数据应用相结合的电气设备研发制造,有效推动贵州电气全产业链技术设施建设智能化升级。

  “疫情的暴发对企业是挑战但更是机遇,我们也借此契机以智能化方式对公司产业基地进行扩容升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二、国内首个‘NE0环保催化氧化材料’制造和技术研究基地。”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不止是长通电气,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满足新时代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电梯的新要求,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研发出了电梯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这个能实现电梯24小时远程监测、故障预判、故障自动报警、困人快速救援等功能平台的投入使用,也为中航电梯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大数据唯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到更广泛的天地,才能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在疫情之下,更多的企业选择进行数字化转型,“万企融合”助力,全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动能新技术日益增强,也为全省实体经济化危为机、掌握主动、逆势而上提供了重要引擎。

  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贵州图片库供图

  全域融合前景广阔

  数化万物,智在融合,融合是新时代大数据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价值所在。大数据是“智慧树”“钻石矿”,谁能有效拓展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谁就能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为此,贵州近年来不断深化“万企融合”大行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攻坚战,在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形成了各领域、各行业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升级全覆盖,涌现出不少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贵农网”建立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平均为农产品上行降低物流成本20%以上;“修文农投猕猴桃大数据融合产业项目”“罗甸县郎当合作社火龙果大数据项目”入选全国“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辣椒云”产销对接平台入驻商家超过200户,交易额突破40亿元。

  “云游贵州”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覆盖全省全部5A级景区和8家4A级景区;“贵州通”APP在全国260个城市地铁、公交推广应用;六盘水市“水钢智慧物流平台”成为交通运输部实施的无车承运人企业之一;铜仁市网络货运、数据标注等新业态迅速兴起。

  贵州自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以来,已打造形成了338个典型示范项目、2197个示范项目,带动3905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同时,持续拓展“万企融合”大行动服务队,199家大数据企业加入服务队,形成491个典型解决方案、260款云产品,支撑全省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精准融合。

  “万企融合”行动不仅是贵州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左膀右臂”,更是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得力干将”。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省大数据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下一步,省大数据局将继续紧盯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调度,坚持352工作思路,强化支撑服务,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曾帅)

分享到:
N 编辑:温正祥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