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截至11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较年初增长6.43万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68.22亿元,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38%,较上年同期下降0.97个百分点,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一系列数据表明,温州深入开展的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实效——温州率先突破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瓶颈,打造了财政金融资源支小助微的“温州样本”。
改革试点,政策先行。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叠加,激励试点持续释放乘数效应。去年底,我市率全国之先出台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推出12条“财味十足”的配套政策;在中央财政3000万元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3亿元资金撬动政策更好落地;在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办法中,专设10%的试点考核指标,突破性实施财政性存款定额配套,极大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针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第一时间出台系列助企惠企政策,如设立10亿元财政贴息专项资金,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贷款给予50%贴息。在政策激励下,温州金融机构投向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显著增长,截至11月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5653.84亿元,同比增长20%。
在执行阶段,财政金融协同服务贯穿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过程的始终。针对初创企业、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首贷首担首保难”问题,我市对首贷等业绩突出的银行实行高管财政奖励,对首担、首保企业分别给予实际担保费和保险费30%的财政补助,全面突破融资“最先一公里”;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桥转贷难、融资扩大难等“中梗阻”问题,我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靶向推出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全力打通融资“中间一公里”;针对金融机构“不敢担、不敢贷”问题,又建立健全以市融资担保公司和市信保基金为龙头、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支干、民营融资担保公司为补充并覆盖全市的融资担保体系,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业务增量奖励等政策,设立5亿元风险补偿基金,全速畅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财政金融协同推出的系列组合拳,解决了一大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截至11月末,全市小微企业新增首贷户7916户;全市信用贷款余额1567.7亿元,同比增长20.7%;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36.6亿元,同比增长490.3%;全市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在保余额118.8亿元、在保户数2.9万户,同比分别增长93.5%、112%。
在财政金融协同发力下,温州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市场活力不断迸发,企业家信心持续提升。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温州市场主体数量不降反升,新设市场主体数从3月份开始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截至11月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 117.64万户,同比增长12.30%。在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下,全市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弹,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860.7亿元,同比增长1.8%。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9.5亿元,同比增长4.1%,高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柯哲人
通讯员 金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