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记者 张如如 视频 沈睿)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在“浙南红都”温州的文成县,有这样一位百岁老人,他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时期,主动把家设为我党地下交通站,为革命军队传送重要物资、藏匿中共党员,即使被抓也严守党的秘密。他就是105岁的郑志琪老人,一位有着80年党龄的中共老党员。
郑志琪老人在家中讲述革命故事
见到郑志琪老人是在他小女儿的家中,他坐在大门外的藤椅上,虽然瘦弱的身材微微佝偻着,但却精气神十足。得知记者的采访来意,身体矍铄的郑志琪老人兴致盎然地聊起了自己参加革命工作的经历:1916年出生于文成黄坦,25岁入党,参与地下工作,70岁恢复党籍……郑志琪老人年岁已高,但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一幕幕,仍娓娓道来,仿佛就在昨天,他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受党号召义无反顾加入地下党
郑志琪老人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入党时间,“当时世道乱,根本不敢说自己是共产党。”郑志琪回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是开展地下工作,就连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没告诉,只有妻子知道他的身份,直到1949年他才敢公开身份。
1939年1月,国民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连续3次对青景丽地区进行“清乡”。中共青景丽县委认真贯彻“不暴露、不突出、不刺激”的“三不政策”,转入隐蔽斗争,坚持边恢复边发展,保存革命火种,坚守革命阵地,发动群众开展闹荒斗争。
1940年10月,白色恐怖笼罩浙南大地,国民党到处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适应新的斗争特点,青景丽县委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浙江省委“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减少与基层党组织的直接联系,克服自身暴露等缺点。根据浙南特委指示,青景丽县委部署基层党组织转入隐蔽斗争,要求共产党员应注意隐蔽身份,避免无谓牺牲。
1941年,青景丽干部刘斌发在泰顺、景宁边界山区秘密进行党的工作。郑志琪与同村其他4人在刘斌发的介绍下入党,为党传送重要物资。作为一名地下党,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敌人在哪里。他们的经历像是一场无声的苦旅,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也没有人知道地下工作的险象环生。
据郑志琪老人回忆,5位被刘斌发介绍入党的人里,只有他被选中负责情报传递工作,很多时候都处在生死一线之间。郑志琪不仅需要挑运粉干、猪肉、布草鞋等物资到大顺风门、岺头、龙井坑等地。每当敌人来村子附近活动时,他还会佯装上山砍柴,穿过重山密林,秘密将消息传递给共产党。刘斌发等共产党员在附近活动时,也时常会吃住在郑志琪家中。遇到敌人来村中搜捕共产党员的危机时刻,郑志琪还负责掩护同志安全出村。
严刑逼供也不能让他吐露党的秘密
中共文成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兰潮平
中共文成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兰潮平介绍,当时,青景丽地区的革命斗争趋向残酷化、复杂化。国民党在五十四(今巨屿)成立瑞平泰三县联防办事处,兵力部署重点在大峃、峃口、巨屿、珊溪(李井、珊溪以及东湾坑)、蟾宫埠(云湖)、黄坦等地,掀起“反共”高潮。西坑、下垟、黄坦等地的党支部被破坏。
1945年11月,国民党浙保五团从奉化调到温州,其第三大队(三营)进驻青景丽地区,团长蓝钟伍坐镇指挥,先后到大峃、峃口、珊溪、黄坦、西坑、南田等地“清乡”,到处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郑志琪因被人举报家中藏有共产党的枪械,是为共产党人传递物资的地下党,被国民党抓捕到黄坦受刑。“嘴硬”的郑志琪未吐露分毫,好在最后化险为夷。
莲头村村民郑贵云
与郑志琪老人同村的96岁老人郑贵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国民党兵来到高峰下,共产党人提前一天通知我们把柴插一条在门框上,”当时只有十几岁的郑贵云不懂,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共产党为了告知村民,不要外出,以防被卷入战争中。“郑志琪是共产党的事被国民党军的团长知道了,把抓他到黄坦,对他用刑具进行审讯,要枪毙他。”从小跟着郑志琪放牛的郑贵云还记得当初的那场危机。让郑贵云印象深刻的还有同村的另一名地下党员郑达员。被国民党抓到黄坦文昌阁(临时关押共产党人的地方,现为黄坦中学所在地)的郑达员,因受刑逼供却没有吐露党的秘密,“被绑着吊起来受刑,后来两个国民党兵把达员两个胳膊架起来,拖出去在一个山脚下挖个洞直接活埋了。”郑贵云回忆当初的情形仍一脸沉痛。
“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是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内容,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严格遵守的纪律和制度,体现着对党的忠诚。我们无从得知老人究竟经历了多少次九死一生,但就是这样随时可能丧命的经历,老人总是笑着摇摇手说“好多都忘了。”
保持初心70岁高龄恢复党籍
为了更好地发展党的工作,保护地下党组织,郑志琪在刘斌发的授意下,担任伪保队附(相当于现在的保安队副队长),继续隐蔽帮助党的地下活动。1949年解放后,在莲头村进行党员登记上报时,那时村里有房族斗争,为了欺压郑志琪一族,有人举报他曾担任过伪职,不是共产党员。“嘴硬”的郑志琪并未为自己过多辩解,造成了党籍失落。尽管无法证明自己党员的身份,新中国成立后,郑志琪依旧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求名利,积极参加恢复生产、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响应党的号召。直到1985年,郑志琪带着小女儿去看望生病的刘斌发,被问询是否收到党员补贴时,才将自己党籍失落的事告知。
挖掘尘封已久的故事,铭记逝去的峥嵘岁月。在文成县档案馆,记者见到了一份关于文成县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专题的卷宗。一页页发黄纸片上铿锵有力的笔迹,凝结的是老一辈共产党人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郑志琪同志,于1941年由我介绍加入中共正式党员,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黄坦富岙乡莲头村郑志琪同志在45年任伪保队附之事,有通过我打入敌人内部,实际上是红心白皮,对党做了不少工作。”在其中两份由刘斌发亲手书写的证明材料中,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记载了郑志琪老人跌宕起伏的前半生。
中共文成县委对郑志琪恢复党籍的批复文件
直到1986年9月,中共文成县委经过多方求证,根据浙江省委(81)82号文件精神,同意郑志琪老人恢复党籍。这一年,郑志琪已是70岁高龄。
成长于战火纷飞的岁月,经历过新中国和平建设的年代,如今的期颐老人,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格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那个时候都是担柴卖的,换取一点盐,后来共产党来了,可以做点小买卖,现在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了。我现在还有党员补贴,刚开始是15元,现在有700了,还有额外的高龄补贴,这些都是共产党给我的。”郑志琪老人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家中有位老党员就像有一面旗帜。“爷爷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他要求我们坚持艰苦朴素,不挑吃穿,不乱花钱,待人友善。”郑志琪老人的曾孙女郑如意在曾祖父的红色教育下长大。她说,小时候是听个热闹,现在再听他讲,已经变成了一种鼓励。“我的内心充满了一股向上的力量,想想他是如何在同样的事情上严格要求自己的,我就一直激励自己,要向党靠拢。”
历史是我们的昨天,没有昨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老党员,党的红色基因已融入血液之中,他们用一生践行忠诚,是“初心”最生动的坚守者。弘扬老党员的榜样力量,传承他们的奉献精神,这一幕幕生动故事就是一部最好的党史教育。
注释:
“白皮红心”策略就是共产党利用国民党在基层的保甲制度,将进步的乡(镇)保长“拉过来”,或利用选举等机会将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打进去”,使这些乡(镇)保长表面上应付国民党,暗中为共产党工作。
参考文献:
《中共温州党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