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宣传温州   ->   瓯越思享+   ->   理论宣讲
引长三角之水浇温州文产之花
来源:时间:2024-06-24 10:11:00

  6月初,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温州召开,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在这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引人关注。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5.7%。今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达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5%,主要指标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实现了良好开局。其中,长三角智慧文旅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并举办了一批高质量文旅宣传推介和文化产业交流活动。此前,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联合发布的《2023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中指出,长三角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长三角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规模约占全国的1/4;在2023年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长三角有12家入选,占全国入选企业总数的40%;在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榜单上,长三角基地数量占全国1/4;在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367家中,长三角有110家入围,占全国入围企业总数的30%左右。《蓝皮书》同时指出,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丰富程度、政府支持和投资力度、产业融合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观温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花开满园。

  据估计,早在2018年温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就达5.63%,这几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又呈上升趋势。温州文化产业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等特点。温州同时拥有瓯绣、瓯窑、瓯塑等127个工艺美术品类和“中国印刷城”“中国教玩具之都”“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等40余个国字号金名片。瓯塑、黄杨木雕等被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最近几年更有很多新的行业入选文化产业的国家级平台,如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五马街区获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那么,温州文化产业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文化是城市灵魂,非遗是区域特色所在,文化和非遗,不仅要保护,更要活起来。上海有以迪士尼乐园、世博文化为代表的国际超级IP,也有外滩南京路、朱家角古镇和七宝古镇等传统区域IP,上海在挖掘、开发和运营这些IP及文化品牌方面的做法可圈可点,值得学习。而温州目前正在打造“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朔门古港、梧田老街、南塘街等区域性文化IP也逐渐成熟,温州可以借此契机向全国,乃至向全世界讲述温州故事,展示温州文化底蕴。此外,温州被誉为“百工之乡”,拥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至2021年,温州市已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乐清细纹刻纸和永嘉昆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5项。温州还拥有众多非遗传承人,以及多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等。俗话说“高手在民间”,要重视这些民间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政府要多给舞台、多站台,继续做好推手。

  文化产业如何发展,跨区域联动很关键。例如,江苏把“深化省际合作交流”任务放在了第一位,提出加快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建设,在文化创意、文化装备制造、数字内容生产、影视动漫、演艺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构建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得到业内外认可,因此,江苏加速推进苏州宿迁、无锡徐州等南北共建园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此外,联合打造文化科技创新共同体,如南通长三角网络安全数字产业园、盐城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共同建设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密切与沪浙皖在健康养老、旅游休闲、全民健身、体育赛事等方面互动合作。科技和文化,是当下温州发展的两个翅膀,那么,是否也可以多出去交流联动、多提炼出一些好的经验,然后进行复制推广?

  当然,文化产业除了大项目需要国有企业的巨额投入之外,顺应市场的往往是一大批不起眼的小企业。长期市场化的环境,造就了温州人强烈的市场化意识,当下的文化产业更需要有市场意识的“能工巧匠”融入温州的各个产业,为现有的产业提升服务,为老百姓美好生活服务。而温州现有产业转型和升级,均需要文化产业的融入和助力。如果多向长三角看齐,多引些成功经验进来,处理好文化产业的存量与增量、企业与产业、创意与创业、投入与产出、短期表现与长期发展等重要关系,利用好温州丰富的人文、地理、产业等资源,温州的文化产业就大有可为。

  来源:温州日报

编辑:徐彬彬|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